探寻阳新文化,解锁地域文化密码
为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了解,让其文化根脉得以延续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“拾遗”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来到黄石阳新,体验当地文化风貌,感受其独特魅力。
2025年7月11号,黄石分队开始探索黄石阳新这一座神秘文化城市,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魅力。进入阳新文化
馆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宽敞明亮的大厅,大厅里摆放着各所学校的参观记录,为队员们彰显着这处的文化在被不断的发掘。右拐,便踏入阳新民俗馆,这个民俗馆里介绍的都是关于阳新这个县的文化历史。馆中负责人洪老师认真的一一讲解,使队员们了解到关于阳新县原始的楚文化风格。
民俗馆内展示的都是与阳新地区相关的传统农耕用具、民俗服饰、民俗工艺品以及节日习俗等,如古老的耕作农具、传统婚嫁用品、竹编工艺品、木雕作品等,生动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。洪老师的讲解十分生动形象,让人身临其境。
参观完民俗馆后,洪老师带领队员们领略另一种阳新特色—阳新布贴。首先,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展现阳新布贴风采的长廊,其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布贴展品。这些展览生动诠释着布贴既可当做审美用品,也可当做装饰品。帽子上的装饰、包包上的装饰、甚至是衣服上的装饰都可以以布贴的形式来美化。
展开剩余65%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阳新布贴在这里焕发出独特的光彩。一幅幅色彩鲜艳、构图精巧的布贴作品挂满展厅,每一幅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与心血。从传统的吉祥图案到富有现代创意的设计,阳新布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。
经过长廊,队员们进入一间手工室。首先,洪老师为队员们介绍布贴技艺传承人——孔老师。之后,孔老师开始为队员们介绍布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布贴通俗讲就是一种将布料裁剪成各种形状,再通过粘贴、缝制等步骤固定在衣物、包包、家居用品等物品上的装饰工艺。
了解文化的最佳途经就是实践,孔老师给队员们发放贴有“福”字的布、针线和固定物。此次的布贴实践通过在“福”字边缘镶制金边,巧妙固定在布料之上。孔老师开始一对一教学。例如如何打结、如何进针脚。缝补的过程充满挑战,传统的“锁边绣”要求针脚细密如蚁,在孔老师的细心教授下,队员们逐渐掌握针法。当队员们将一个“福”字绣完后,成就感与对匠人的敬意同时涌上心头。这场充满青春活力的非遗之旅,不仅让队员们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,更激发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传承非遗的使命感。当古老的布贴技艺遇上年轻的创意灵感,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传承新图景正徐徐展开。
走出阳新文化馆,心中满是对这片文化沃土的敬意。它不仅是阳新文化的宝库,更是连接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文化桥梁。在这里,传统文化得以传承,现代文化得以发展,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。相信在未来,阳新文化馆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,为阳新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,让阳新的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。(通讯员:陈思宇)
(图为洪老师为队员们讲解民俗馆展品,陈思宇 供图)
(图为阳新民俗馆展览,陈思宇 供图)
图为队员成果,陈思宇 供图)
发布于:甘肃省富明证券-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2-配资行业排名-a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