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蹲在饲料仓库门口,手里的烟一根接一根。
仓库里堆满了豆粕,都快顶到天花板了,可期货市场的价格还在一个劲儿地往上窜。
"这行情是要把人逼疯啊!"他狠狠嘬了口烟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就在前两天,中美刚宣布关税延期90天,豆粕市场立马就抽风了,现货卖不动,期货却抢破头,这魔幻场面让养殖户们集体犯了愁。
河北一家饲料厂的采购经理老李最近没少骂街。"现货价格跌得肉疼,期货市场却在赌未来暴涨,这买卖还咋做?"他掰着手指头算账,眼下全国豆粕库存高达105万吨,油厂都停机了,可谁敢保证四季度不会断粮?这行情比2018年贸易战刚开打那会儿还邪乎。油厂现在是学精了,盘面压榨利润倒挂就直接关机,反正停机比开机亏得少。这可苦了下游的饲料厂,不得不高价锁定远期基差,单日成交量能冲到20万吨,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!
要说这波行情的导火索,还得从中美关税延期说起。表面上看是给了90天缓冲期,实际上等于给市场埋了个定时炸弹。巴西大豆现在便宜,667块钱一吨,谁不想买?可问题是巴西那边的出口进度都冲到74%了,仓库都快见底了。等到11月美国新豆上市,国内库存怕是早就吃干抹净了。山东有个养殖场不信邪,试着用菜粕替代豆粕,结果猪长得比老太太散步还慢,这可把场主急得直跺脚。
这事儿说到底还是老毛病。十年了,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从60%飙到85%,贸易战都打三轮了,供应链还是说崩就崩。看看人家日本怎么玩的,海外屯田面积是国内三倍,关键时候能救命。咱们倒好,非要等库存爆仓才想起要搞多元化,现在临时抱佛脚找阿根廷买豆粕,运费都比别人贵三成。有养殖户苦笑着说:"这就跟打麻将似的,手里没牌了才想起要换张,晚了!"
技术这块也是个硬伤。荷兰人能用啤酒废料造出饲料蛋白,咱们还在跟进口大豆死磕。饲料厂的技术员小王说得实在:"整天喊着要弯道超车,可连菜粕适口性这种基础问题都没解决,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"黑龙江农场的非转基因大豆倒是天天在报道亩产创新高,可实际产能呢?老张说得更直白:"亩产数据再漂亮,仓库里没货顶啥用?这不是画饼充饥嘛!"
眼下养殖户们都在琢磨对策。扩建仓库成了不少人的首选,毕竟这年头囤原料比囤黄金靠谱。饲料厂也在调整采购节奏,生怕被期货市场割了韭菜。有经验的老板都明白,供应链不能瘸腿走路,南美、黑海这些新渠道得抓紧布局,不能老在一棵树上吊死。
要说这波行情给行业提了个醒,那就是光靠关税延期这种"续命丸"不行,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老张掐灭烟头,望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豆粕叹了口气:"啥时候咱们才能不看别人脸色吃饭?"这话问得实在。毕竟谁都不想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,今天担心价格暴涨,明天害怕突然断粮,这日子过得跟走钢丝似的。
油厂停机、饲料厂抢货、养殖户犯愁,这一连串的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,轻轻一推就倒一片。有业内人士打趣说:"现在这行情,比天气预报还难捉摸。"早上还风平浪静,下午就可能惊涛骇浪。在这样的市场里混饭吃,没点定力还真不行。
说到定力,老李倒是总结出一套生存法则:"该囤货时别犹豫,该出手时就出手。"他厂里现在保持着半个月的库存量,既不敢多囤怕跌价,也不敢少备怕断货。这种走钢丝的平衡术,成了不少饲料厂的生存之道。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,走错一步可能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。
豆粕市场的这出大戏,折射出的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深层问题。从种植到加工,从贸易到养殖,环环相扣却又处处受制于人。老张说得实在:"咱们这行当,现在就像个拄着拐棍走路的病人,进口大豆就是那根拐棍,没了它还真走不动道。"这话虽然扎心,却是实情。
望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豆粕,老张又点上一支烟。这行情啥时候能稳定下来?谁也说不准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再不改变这种被人卡脖子的局面,这样的过山车行情还会一次又一次地上演。烟圈在空气中慢慢散开,就像当前混沌的市场,让人看不清方向。
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一定联系我们
富明证券-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2-配资行业排名-a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