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网上炸锅了。福耀科技大学第一年招学生,全国五个省份的尖子生挤破头去考试。最后只录了50个人,光经费就花了8个亿。算下来每个人要花1600多万,这数字听着都吓人。校长王树国一来就把原计划的100个名额砍了一半,说是要搞特殊培养。
面试现场特别严格。有个学生高考610分,还拿了物理竞赛奖,结果连面都没试上。校方解释说他们要的是能创新的人,不是只会考试的。还有个全省前十的学生带着满分卷去考试,结果因为提不出跨学科的想法也被刷了。听说面试分数占70%,高考成绩只能当门票用。竞争比例比考清华北大还夸张,200个面试名额最后只录50个。
校长王树国本来在哈工大当校长,专门培养航天人才。这次带过来的教学团队也厉害,一个教授带两个学生,实验室设备全是顶级配置。前两年连专业都不分,全部学数学物理基础。有教育圈的人说他们这是要把学生基础打牢,再往尖端方向走。
最狠的是培养方式。学生从大二就能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研究,还能去福耀全球工厂实习。但每年要考核,考最后的直接转普通大学。有个被拒的学生说他拿到清北offer都不敢去了,就想赌一把这个机会。
曹德旺用百亿建这所学校,可能跟制造业有关。中国现在造东西缺顶尖技术人才,所以他想直接从学生抓起。福耀玻璃是做汽车玻璃的,学校重点应该也是机械材料这些领域。现在第一批学生还没出来,但已经有很多中学开始调整教学方向,怕跟不上这种培养模式。
听说这学校的学生以后毕业就进福耀工作?但具体协议没公布。家长群里议论很大,有人说这是公平吗?凭什么把资源集中在这么少人身上。但也有人觉得,中国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跳出来,不然技术永远落后。
最近还有消息说别的企业也在计划建校。比亚迪好像也在谈类似的事。教育行业又要变天了?以前补课班是重点,现在变成拼创新能力了。高中生现在不仅要刷题,还要会搞科研项目?
这事儿挺矛盾。一方面教育资源太集中了,另一方面确实需要有人先试水。清北复交的学生现在反而成了备选,说明学校真的想走偏门路线。但问题是,这种高压淘汰机制真能出人才吗?还是说又是一个资本游戏?
反正现在高中已经动了。福建几个重点中学开了特殊班级,说要培养\"破壁人才\"。高考改革好像也要变,听说某些省份的考试会加答辩环节。感觉整个教育链都要调整了,但到底效果如何,只能等这批学生毕业再说。
家长现在压力更大了。以前就盯着分数线,现在还要考虑孩子能不能适应高强度训练。有些家长觉得这是个机会,能让孩子接触顶级资源;更多人觉得风险太高,万一被淘汰了怎么办?
总之福耀科技大学这事,像是在教育圈扔了个炸弹。不管未来如何,至少现在给传统应试教育敲了警钟。题海战术、死记硬背这种老方法,可能真的行不通了。
富明证券-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2-配资行业排名-a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